华夏航空首架国产ARJ21客机首航成功
民航局:机场进口货物与其它货物不混装不交集
11月25日,民航局修订发布《运输航空公司、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第六版)》。《指南》对于进口货物运输、装卸、转运流程中提出具体防疫措施,例如在货物运输及装卸过程中保证进口货物与其它货物不混装、不交集,蕞大限度减少交叉风险与传染风险。
民航局、发改委进一步深化民航国内运价市场化改革
近日,民航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民航国内航线运输价格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自2020年12月1日起,放开3家以上(含3家)航空运输企业参与经营的国内航线的旅客运输价格。改革后,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国内航线将大幅增加,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将进一步得到强化。
民航领域改革提速,国企混改年末冲刺
11月26日,南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混改正式落地,引入国改双百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方电网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南航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三家投资主体,并实施员工持股。专家指出,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实施,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意见即将出台,国企混改正加速步入“升级版”阶段。
江苏靖江牵手中国商飞打造航空零部件制造基地
11月25日,总投资52亿元的凯飞民用航空结构件生产制造合资项目在江苏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签约奠基仪式。凯飞项目是中国商飞在江苏的头部个投资项目,一期总投资36亿元,占地面积360亩,生产制造各类民用飞机相关平尾、扰流板、整流罩等结构件;二期主要研发生产航空类金属及复合材料零部件。
呼伦贝尔机场实现无纸化便捷通关服务
近日,呼伦贝尔机场实现了全流程“无纸化”便捷通关服务。据了解,呼伦贝尔机场T1、T2航站楼共8条安检通道、8个登机口均已安装“航信通”二维码电子登机牌验证设备,网上值机后,全程“扫码”即可轻松完成安检、登机,全新的智慧化服务方式,丰富了旅客的乘机体验,增强了旅客出行的获得感。
黔北(德江)民用机场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总投资21.5亿元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黔北(德江)民用机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意新建黔北(德江)民用机场。根据批复,本期工程按满足旅客吞吐量5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50吨的目标设计,飞行区等级指标4C。项目总投资21.5亿元,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民航局共支持11.8亿元,其余资金由贵州省自筹。
11月27日,华夏航空一架名为“华夏通程号”的ARJ21飞机从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起飞后平稳降落在延安,标志着华夏航空首架国产客机首航成功,正式投入到商业运营中。据了解,ARJ21作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飞机,设计理念先进,自动化程度高,飞行平稳,抗侧风性能好,这主要是由于ARJ21是专门按照中国自己的自然地貌环境来设计的飞机,适合飞高原和复杂航路,在西部航线和西部机场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京东“京鸿”货运无人机产品型成功载货检飞
11月26日,京东JDY-800“京鸿”货运型固定翼无人机于四川自贡凤鸣通用机场顺利进行了载货检飞,取得了京东支线物流无人机试验的阶段性成果。据了解,支线物流运行主要为大型无人机,涉及设计研发、制造总装、试验试飞、适航审定等各个方面。
东软集团与京东方成立“智慧航空联合创新实验室”
11月18日,东软集团与京东方在智慧航空领域达成全面合作,并成立“智慧航空联合创新实验室”,为民用航空领域提供领先的信息交互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全面助力航空装备行业发展。据悉,本次合作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智慧客舱、航电制造、软件开发等领域的技术及产品优势,探索在新的航空产业格局下,面向“智慧航空”的合作新模式,共同构建以智慧客舱为起点,在前瞻技术及应用领域进行共同研究,建设成熟、有竞争力的技术、方法和工具,以及培养优秀的软硬件人才,实现从供应链关系向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转型。
飞联网联盟是在民航局、工信部授权及指导下,由中国移动与民航、通航、无人机、机场等飞联网产业相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社会团体自愿组成的跨行业、开放性、非营利性的创新组织。联盟立足于打造智慧航空新生态,汇聚科技与航空领域中坚力量,协同行业龙头,赋能行业应用,共同构建行业开放型生态体系,推进航空行业发展。欢迎相关产业单位、专家加入飞联网联盟,携手努力,共同开启地空畅联新时代!
版权声明:本文由靖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