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招商引资现状分析_以部分城市为例
县级数字城市建设和应用现状的思考与建议——以浙江省为例,县级数字城市建设和应用现状的思考与建议——以浙江省为例
内容提示:审计与理财 2015.3理财窗口政 府 理 财招商引资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强做大产业集群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浙江省作为经济大省,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已取得了可喜的丰硕成果,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招商引资的范围不断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延伸,这给招商引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由于地域条件、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的不同,各地在招商引资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分化差异。本文试图对杭州、宁波、温州和丽水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这些城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的特点和差异。一、现阶段招商引资发展基本状况近年来,浙江省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保持了...
审计与理财 2015.3理财窗口政 府 理 财招商引资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强做大产业集群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浙江省作为经济大省,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已取得了可喜的丰硕成果,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招商引资的范围不断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延伸,这给招商引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由于地域条件、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的不同,各地在招商引资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分化差异。本文试图对杭州、宁波、温州和丽水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这些城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的特点和差异。一、现阶段招商引资发展基本状况近年来,浙江省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2013年,浙江省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 1572个,合同外资 243.8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41.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15.7%和 8.3%。其中,全省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总额的 12%。第三产业利用外资发展势头良好,合同外资 15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78.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1.0%和 21.9%, 分 别 占 外 资 总 额 的 61.9%和55.6%,比上年分别提高 11.1和 6.1个百分点。从外商的国别看,少数几个亚洲国家和地区在浙江的直接投资中占极大的比重,并且这一比重仍有增大的趋势。其中,香港的投资一枝独秀,从近 5年的数据看,来自香港的合同外资占外资总额的 60%以上。二、现阶段招商引资运行特点1.不同城市招商引资的量和质存在较大差异。全省招商引资的数量不断攀升,但不同的地区间发展并不平衡。从 2007年到 2013年部分城市实际使用外资(表 1)情况看,城市间差异较大。处于水陆空交通便利且产业基础发展比较完善的城市如杭州和宁波,招商力度比较大,处在浙江省招商排名的头部和第二位。杭州每年实际使用外资增幅都在 5%以上,是直线年下降后持续上升,是波浪上升型的。而地理位置不佳,社会配套不够完善的城市,如温州和丽水,在全省招商引资的排名比较靠后,招商引资的总量不高,且发展很不均衡 。温 州 在 2007年 达 到 6.2亿 美 元 的 基 础 上 ,在2008年下降到 2.6亿美元,幅度很大,且连续下降,直到 2012年才上升,是“U”型的发展趋势。丽水则是“N”型的,实际使用外资在 2008年成倍上升,在 2009年又成倍下降,而后又呈上升趋势。表 1 部分城市实际使用外资情况单位:万美元根据浙江统计信息网数据整理除了数量不断上升外,招商引资的质量也不断提高,世界 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在杭州和宁波的投资进一步加大。至 2013年末,有 102家世界 500强在杭州投资设立了 167个项目,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思科公司、美国国际集团落户杭州,赛诺菲、默沙东、东芝集团等国际跨国制药巨头加大了在杭州投资力城市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杭州 527633 496061 472230 435627 401370 331154 280181宁波 327483 285252 280929 232336 220541 253789 250518温州 50150 39836 10215 17574 23448 26175 61753丽水 12784 10386 4430 3751 2913 8102 2232浙 江 省 招 商 引 资 现 状 分 析 以部分城市为例■ 马 彦本文是浙江省教育厅 2013年高校科研项目《浙江省招商引资政策实施效果及优化的分析》(课题编号:Y201329319)和宁波市科技局软课题《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功能研究 基于宁波的实证分析》(课题编号:2013A100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8 AUDITING AND FINANCE理财窗口度。2013年,英国特易购、法国标致、日本伊藤忠、台塑集团等世界 500强企业投巨资在宁波新设了四家企业,涉及商业零售、排气控制系统、化工制造等领域。截止到 2013年底,共计有 41家世界 500强企业在宁波市投资项目 99个,总投资达到 94.5亿美元。相比较温州和丽水在引进世界 500强企业的力度偏弱。目前,只有“可口可乐”、 “通用电气”等 6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温州。而丽水还未有世界 500强的投资,高质量企业的投资比较欠缺。2. “以民引外”的招商特色。浙江省是个民营企业大省,民营企业高度发达,其产值主导着全省的国民生产总值。因此,全省积极推动“以民引外”的招商投资策略,特别是在民营经济相对发达的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区,通过“以民引外”极大提升了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例如杭州嘉力讯公司与全球第二大连接器制造商美国安费诺公司合作,法国 SEB集团收购苏泊尔公司,不仅促进了国际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使国内民企通过国际企业的生产经营网络迅速进入国际市场。全球第二大消费用品制造商联合利华与宁波沁园集团合作,打造国际品质的净水产品,全面提升两大品牌的竞争力。温州的正泰集团与通用电器合资后,产品以“通用正泰”为商标,依托通用公司国际品牌效应,使得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奥康鞋业与意大利知名公司合作,共享营销网络,品牌价值大幅提高。丽水的新安化工与迈图高新材料集团结成战略联盟,使新安化工迅速成为国内第二大有机硅单体生产基地。3.产业集聚区为导向的引资战略。产业集聚区是指政府统一规划,将相互关联的产业或企业根据自身发展要求,集聚在城市特定区位的产业组织实体。由于空间接近性和相似的产业背景,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整体竞争力和创新的内在动力显著提高,从而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浙江省的产业集聚区作为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引领创新的领头羊,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从浙江省级产业集聚区引资情况(表 2)来看,2013年,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新增亿元以上项目 22个,实际到位外资 5.2亿美元,增长 53.6%,实际引进内资 64亿元,增长44.3%。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新增亿元以上项目 7个,实际到位外资 1.8亿美元,实际引进内资 93亿元,世界 500强企业的投资达到了 11个。相对的,温州和丽水全力推进“浙商回归”,以引进内资为主,2013年引进内资分别为 68亿和 72亿,从新增亿元以上项目看,分别有 15和 29个,数量不少。但是温州和丽水的产业集聚区目前引进外资力度不大,实际到位的外资分别只有 0.2和 0.4亿美元,尚未引进世界 500强企业。表 2 2013年浙江省级产业集聚区引资情况表*“国千”指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省千”指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根据 2013年浙江省级产业集聚区统计监测评价报告数据整理)4.引资与引智并举。除了引进资金外,浙江各地纷纷举办人才科技创新周、人才科技洽谈会等特色活动,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并成功引进一批海外高端人才。宁波的余姚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人才计划”产业园建设,建立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资源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2012年,杭州启动了“115”引进国外智力计划。该计划力争五年引进高端外国专家 100名、实施引进国外智力项目 1000个、聘请各类外国专家 5万人次。而且,为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2010年至 2012年,杭州市开工建设 220万平米人才专项房,用于解决和改善各类人才住房问题。温州提出了“580海外精英引进计划”,从 2011年开始,利用 5年时间,引进 8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推动创新发展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丽水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来吸引人才,并将招商引资与人才引进实施捆绑考核。从浙江省级产业集聚区引进人才来看,杭州和宁波成果显著。2013年,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新引入海外高层次人才 350名,总数累计达 717名,引进“国千”、 “省千”人才 40人。宁波杭州湾和宁波梅山在 2013年分别引进“国千”、 “省千”人才 9人和 6人。而温州和丽水在引智工作中还相对薄弱,丽水在2013年只引入了 3人,温州目前还未有“国千”、 “省千”人才。三、浙江省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政府主导招商引资工作。目前,浙江省许多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工作主要还是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首先,地方政府搭建招商引资平台,策划和组织各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同时,组织大规模的招商团队赴各地参加各种招商推介会。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提供资源、能源等手段参与到项目的洽谈和落地服务中。这就违背了招商是一个市场行为,它的主集聚区(简称)引进内资(亿元)实际到位外资(亿美元)世界 500强企业(个)新增亿元以上项目(个)引进“国千”“省千”* (人)杭州大江东 41 4.8 1 5 8杭州城西 64 5.2 1 22 40宁波杭州湾 93 1.8 11 7 9宁波梅山 84 1.2 2 18 6温州 68 0.2 0 15 0丽水 72 0.4 0 29 329 审计与理财 2015.3理财窗口体是企业的市场规律。其次,地方政府将招商引资任务摊派到政府各部门,把招商引资作为官员政绩考核的硬指标。因此,促使某些政府官员为达成“政绩”,使用公共权力,给予投资方超越法律、法规的待遇。这就弱化了政府的市场监管功能,加剧了政府在招商引资中角色错位、越位、缺位的行为。2.区域间的竞争不当。随着各地对招商引资的不断重视,区域竞争压力不断增加。同一招商引资项目,多个地区争抢落地,为了把商招进来,比拼优惠政策,甚至互挖墙脚,造成地区间恶性竞争的局面。这种现象,助长了投资商的短期行为和投机心理,给国家和地方税收带来了很大的损失。3.投资环境差异大。投资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招商投资的吸引力,而浙江省内各城市的投资环境差异较大。杭州和宁波的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人文环境优,极大的吸引了投资。而有些地区由于地理条件的制约,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致使招商的难度加大。还有些地区耕地资源稀少,用地紧张,出现了有外来投资但无地可用的局面。在招商引资的运作流程方面,杭州和温州等地对招商引资项目审批一条龙服务,简化了审批程序,审批效率高。而有些地区行政审批涉及多个部门,流程复杂,且造成归属部门不明晰的状况。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利于加强外商直接投资的规划和管理,使得项目落地缓慢。四、改进浙江省招商引资工作的对策建议1.制度规划,避免恶性竞争。全省要树立“一盘棋”的大引资观念,全省各区域合作,优势互补,避免恶性竞争。首先,全省要建立统一规范的招商引资政策。地方政府在制定招商引资政策时,应当在全省招商政策的基础上,加强以地区主导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差别性”优惠政策,降低对招商引资企业的绝对优惠,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次,建立统一的招商平台,招商资源共享,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过度竞争。再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集聚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各区域的发展框架,突出各区域的优势和特色。例如,鼓励外商投资杭州的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投资宁波的海洋工程和航运服务业,投资温州的金融业,投资丽水的生态旅游和特色精品农业,使得各区域发挥各自的重点产业优势,区域合作,达到共同发展。2.进一步优化招商投资环境,为招商铺路。投资环境越优越,就越能吸引更多的投资。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区政府要做好基础设施的前期投入,抓好交通、电力、通讯等重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其次,在解决土地瓶颈的问题上,可以统计各地区各行业优质企业的用地需求,然后按照转型升级和主导产业的要求,筛选符合条件的行业和企业,予以优先解决其用地需求。蕞后,要在项目配套服务、政务环境优化等方面下功夫。推行“一站式”服务,对项目要进行跟踪服务,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3.改变招商考核评价体系。单单以引进项目、资金的数量来考核干部绩效,而不是对引进项目的质量、效益、环保等进行全面评价,显然是不够科学合理的。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招商引资绩效考核体系,改变招商引资考核的内容与方向。首先,实行分类考核。对以商务为主的区域,应主要考核商务经济项目;对工业园区,应重点考核大企业、大集团和有利于产业升级的项目数量。其次,构建科学合理的招商引资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既要有数量指标,也要有质量指标;既要有总量指标,也要有具体指标;既要有即期指标,也要有远期指标。再次,个人奖励可以根据引资项目的规模和质量确定不同等级的奖励系数,提高招商的积极性。4.大力培育招商中介机构。招商引资是具有很强专业性的经济活动,政府应转变职能淡出招商引资,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规划、监督、协调和服务的职能上来。中介招商是通过专业的投资中介机构,将招商项目推向相关投资市场,并通过公开、公平的程序,该专业机构为招商方选择合适的投资者。中介机构包括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以及其相应协会组织、商会等,这些中介机构具有庞大信息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还掌握着潜在的投资者。通过中介实现招商引资的市场化运作,使企业成为招商引资的真正主体。参 考 文 献 [1]浙江省统计局.2013年浙江省级产业集聚区统计监测评价报告[EB/OL].,2014-03--28.[2]何小宝,徐荣华.审计视角下招商引资政策的优化[J].三江论坛,2013,(4):25-27.[3]史小臣.政府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7):56-57.[4]张宝明.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问题与对策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9.[5]张星珍,洪光豫. “115”引进 国 外 智力 计 划 启 动[N].杭州日报,2012-09-12(A02).(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30
版权声明:本文由靖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