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围绕“十四五”构建现代制造业体系
本网讯(记者 傅潇潇 □蒋定国 通讯员 王晨)东阳是浙江金华市唯一一个拥有国家、省级企业培育重点荣誉的县市,企业培育历来是东阳工业经济工作的“金名片”,企业发展好,工业经济才会好。
今年以来,东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通过专题会议部署、企业走访调研、现场办公服务、外出项目招商等形式,打出系列组合拳,强规划、增动能、谋新篇,持续做大做强做优以制造业主体的工业经济。8月26日下午,东阳市召开了工业经济专场新闻发布会,会议由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杜倩倩主持。
工业是东阳的强市之基、立市之本。发布会上,东阳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陈洪用“四有、五新”来简要介绍了东阳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
一、顶层设计有高度。围绕“十四五”时期全市“经济强市、文化名城、歌画东阳”总体目标,立足工业发展实际,高规格、高标准谋划提出培育千亿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五年翻番的战略安排,并通过“十四五”工业规划予以细化,明确构建“12345”现代制造业体系,拓展“一核引领、两带提升、三园优化”产业发展新空间,打造全省知名的优质制造基地、优质供给窗口、冠军企业基地。
二、空间拓展有速度。以3年内创建省级“万亩千亿”平台为目标,完成1.72万亩平台规划和5000亩土地拓展项目落实,争取3年内投资额超200亿元。目前,平台已完成总规编制,引入的百亿级正威长三角新材料项目一期计划今年投产。
三、政策扶持有力度。出台“制造业22条”“科技新政42条”,初步测算从2021年开始全市科技创新的财政支出,将比2020年翻一番。建立人才引进全周期10项保障政策,今年已引进大学生10536人,其中硕士345人、博士33人,二季度人才引进指标得分位列金华头部。
四、招商引资有强度。组建北京、上海和深圳3个驻点招商引智工作站,开展定点招商、亲情招商、产业链招商,今年已入库项目70个,洽谈规模超300亿元,7个总投资42.7亿元的项目顺利落地。
一、产业结构有新优化。磁性材料、健康医药、红木家具等重点行业列入金华市制造业重点细分行业培育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均居金华市首位,高于金华市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以上。
二、市场主体有新壮大。全市已拥有主板上市工业企业5家,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雄鹰计划”培育企业2家数量均居金华前列。
三、创新能力有新增强。成功入选“中国创新百强县”,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居金华头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至2%以上。全市已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78家,累计创建院士专家工作站17家,数量居全省前列。
四、数字经济有新成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14%,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达100.61,信息经济发展水平位居金华各县(市、区)之首,稳居全省头部梯队。全市已完成5G基站建设950个,达成“移动5G乡乡通”建设目标,横店镇成为全省5G精品网络标杆乡镇。
五、绿色发展有新水平。拥有省级以上绿色工厂3家;1个省级特色小镇和2个省级工业园区实行“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亩均税收8.41万元/亩,位居金华第四;增速35%,位居金华第三。
截至目前,东阳市工业占GDP比重始终保持在30%以上,今年1-7月已累计完成总产值363.04亿元,超去年前三季度总量,增速35.34%。
东阳市经信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其宪,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黄文明,横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颖在发布会上也分别对东阳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和特色亮点工作具体做法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靖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