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苏地区合作共建工业园区考察报告
一、跨区合作共建基本情况 三个园区开发模式各不相同,是当前合作共建的典型样本。 (一)以市场运作为主开发模式——苏滁现代产业园 1.园区概况。苏滁现代产业园是苏州工业园走出江苏省实行 市场化合作共建的头部个园区,规划面积 36 平方公里,分两期建 设,首期建面积 12 平方公里。计划 10-15 年内完成基础设施 300 亿元,带动区域投资 1300 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00-1000 亿 元,聚集人口 25 万。主要发展电子信息、健康产业、新能源新材 料等。从 2012 年 4 月开工建设以来,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52 亿 元,引进项目 41 个,协议引进资金 190 亿元。 2.管理体制。经安徽省政府批准成立园区管委会,享受市级 管理权限,负责征地拆迁安置、行政管理服务和有关配套设施建设 等工作。同时,省政府成立由常务副省长牵头的协调推进领导小组, 近期正在商定筹建苏皖两省联合协调理事会和苏滁两市双边工作委 员会,定期推进园区建设。 3.开发模式。由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 滁州市政府合资成立开发公司,注册资本 8 亿人民币,其中中新集 团(新加坡政府占 28%股份)占 56%股份,滁州市占 44%股份。 开发公司信贷资金由中新集团担保,国家开发银行提供授信。
4.运作机制。国土、规划、建设、环保、商务、房产等市级 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到园区管理,设有独立的土地储备中心和金库。 开发公司的主要收益来源于园区内商住用地收益的分成。
(二)政府主导联合共建模式——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 1.园区概况。该园区是在江阴大桥通车后,无锡、泰州两市 推动跨江联动开发的示范之作,于 2003 年 8 月正式启动。园区规 划面积 60 平方公里,首期建设 8.6 平方公里。目前园区已完成基础 设施、公共配套等各类投入 51 亿元,引进项目 524 个,其中 1 亿 美元以上项目 14 个,形成了造船、钢构、车船零部件、新材料、 重型装备和现代物流等具有临江特色的六大优势产业。 2.管理体制。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区由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 园区演变而来,是省级开发区,投资开发以江阴市为主,社会事务 以靖江市为主。按照“多头进入、一头管理”的原则,园区管委会 由江阴市派出,相关单位在园区设立分支机构,纳入园区管委会统 一管理。 3.开发模式。江阴市和靖江市合资成立投资公司,该公司注 册资本金 1 亿元,其中江阴市占股 90%,靖江市占股 10%。 4.运行机制。坚持“自求平衡,滚动发展”,江阴、靖江两 市政府对投资收益 10 年不分成,所有收入用于园区发展。且省政 府明确统计指标两市可以同额并行申报,由省里归并。 (三)对口帮扶、市场运作模式——苏州宿迁工业园 1.园区概况。该园区是在 2006 年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
出“全省达小康,关键在苏北,重点在宿迁”之后,省委、省政府 确定苏州对口帮扶宿迁的战略安排,也是苏州工业园自身“产业转 移、腾笼换鸟”的现实选择。园区于 2006 年 12 月启动,规划总面 积 13.6 平方公里,启动区 2 平方公里,经过近 8 年建设发展,已 投资 251 亿元,落户企业 101 家,形成了电子电气、精密机械、新 材料和新能源等主导产业,连续五年位列江苏省共建园区考核头部, 也是江苏省 39 个共建园区中唯一获批的省级开发区。
2.管理体制。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苏州宿迁工业 园以苏州方为主,依托苏州工业园,建立了联合协调理事会、双边 工作委员会、园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等三个层级管理机构,其中:(1) 联合协调理事会:由苏州和宿迁两市主要领导共同主持,是苏州宿 迁工业园区的蕞高决策协调机构,负责协调解决开发建设有关方向、 目标和政策等方面的重大问题。(2)双边工作委员会:由苏州、宿 迁市政府分管领导和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要领导牵头,两市与开 发建设有关的部门作为成员单位,负责协调处理开发建设中的重要 问题。双边工作委员会对联合协调理事会负责。(3)苏州宿迁工业 园区党工委和管理委员会:是宿迁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 宿迁市委、市政府行使工业园区内党的领导、经济管理及其他相应 的行政管理权,实行充分授权、封闭运作的管理模式。(4)苏州宿 迁工业园区内主要领导均由苏州工业园派遣配置,其他工作人员社 会招聘,统一由苏州工业园管理。
3.开发模式。园区开发主体是江苏省苏宿工业园区开发有限
公司,注册资本 6 亿元,由江苏省、苏州市、宿迁市、苏州工业园 区按 1:0.5:0.5:4 共同出资组建。开发公司受苏州宿迁工业园区 管委会委托进行土地综合开发。
4.运行机制。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支持推动下,苏州市与 宿迁市达成了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的协议,宿迁市 政府、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管委会以及江苏省苏宿工业园区开发有限 公司签订商务总协议。商务总协议主要就园区开发范围、目标、标 准、速度、规划、要求、土地、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三方的权利 和义务进行具体约定。特别规定江苏省苏宿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 自园区开发起十年内的经营收益全部留在公司,股东不分红,且开 发公司享受宿迁市政府出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二、跨区合作共建综合效应 一是取得了良好经济社会效益。苏滁现代产业园已成为安徽省 参与长三角互利合作、提升皖江经济带发展水平的示范区,主要经 济指标保持三位数增长。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建设 10 年来,地区 生产总值增长了 76 倍,年均增长 73%;财政总收入增长了 158 倍, 年均增长 8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 63 倍,年均增长 69%。主 要经济指标占江阴的 5%左右,占靖江的 15%左右。江苏苏州宿迁 工业园区引进了以台湾可成科技、日本尼吉康电子、江阴长电科技 为代表的各类电子信息企业入驻,以占宿迁市 0.16%的土地创造了 全市 2.8%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的 GDP 和 6.6%的工业增加 值,今年以来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三位数的增长,建成了“宿
©2022Baidu由百度智能云提供计算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由靖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