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变土地产权为资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江苏泰州:变土地产权为资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2023-07-24 11:09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近年来,泰州市以提高农村土地效率为目标,推行股份合作制的经营模式,通过流转土地、农村产权交易等方式,变土地、产权为资本,发挥土地的增值保值作用,让农民从土地流转中获得相应的财产性收入。今年上半年,泰州市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710元/人,同比增长了62元,增幅9.6%。
兴化市指导各乡镇挖掘农村农业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和文化体验功能,培育以家庭农场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该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邵国昱介绍,目前已通过土地挂牌入市133宗147.45公顷,出让金额4.58亿元,盘活了一批集体存量资产。
江苏省第十四届乡村旅游节东罗村民俗活动
兴化市东罗村2010年流转土地800多亩,成立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东罗村有13家果蔬经济合作社或家庭农场,村民享受相应的土地租金。2020年10月,泰州的首个集体土地入市项目千垛镇东罗村旅游民宿综合体在江苏省土地市场网入市,采用“政府+社会资本+村集体”的模式,将18.49亩土地以540万作价入股合资公司,村民享受8万元的入股分红。
该市千垛镇东旺村大部分土地以租赁为主,流转金1200元/亩,并且建立增长机制,每五年调整一次。另外在村集体收益中给予农户每年每亩100元的补贴,达到全村每年每亩收益1000元以上。
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以打造“小而美”和“地方特色”的家庭农场为引领,培育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通过流转土地变成资本。目前,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库管理的家庭农场共有276家,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53家,经营土地面积9.5万亩。其中,泰州凤栖湖农场在高港区两个村居流转土地共1600亩,北全家庭农场在胡庄镇丁庄村流转土地649亩,光普家庭农场在大泗镇康乐村流转土地275亩。
姜堰区推进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双倍增”计划,全区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53家,家庭承包耕地面积51.8万亩。截至目前,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43.83万亩,平台土地经营权累计至今成交两千余宗,交易金额11.94亿元。全区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的共1536家。
靖江财产性收入主要来源于承包地流转费、闲置农房出租及村集体经济组织分红等,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3087元,较2018年增加928元,增长43.0%,年均增长9.3%。
靖江市东兴镇万盛村为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2020年10月份,拆除了一块约10亩集体建设用地上亩均税收不到3万元的厂房,投资1409.9万元实施“万众兴盛 创业基地”富民强村项目,以“亩均论英雄”选择蕞优质的6家企业进驻,现在亩均税收、年租金收益分别达到原来的5、7倍。万盛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奚志华说,该村制定了村集体、股东、经营管理层4:3:3的分配机制,让村民从“土地租金”到实现对村集体资产的“人人持股”。
泰兴市黄桥镇祁巷村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成功创成粮食、香荷芋、水产养殖、果蔬和苗木5个“千亩基地”,通过采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吸纳村民以土地经营权为股份加入合作社,可每年每亩享受租金1000元;组织农户参与乡村旅游运营,成立民宿专业合作社,农户自愿以闲置农房入股,由合作社统一改造运营,实现户均年增收4万元。2022年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29万元。(苏泰农)
一审:孙晓萌 二审:周瑞峰 三审:周琦
版权声明:本文由靖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