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变”推动“求新”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江苏经济报记者 王峻峰 特约记者 肖 明
很少有人知道一家靖江民企长期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合作,生产火箭发动机的金属容器。这是一种对技术和品质要求极高的高精尖装备,容不得纤毫之差,制造商的综合实力可想而知。这家企业就是江苏民生集团。
这个“麻雀变凤凰”的故事从22年前英国BP石油公司液化石油气钢瓶生产订单开始。因BP公司所订钢瓶的标准极其严格,此前国内几十家企业没有一家愿意接单。改制之初的民生集团大胆接下了这笔“危险”的订单,满足了世界老牌能源企业的严苛要求,赚到了头部桶金。由此起步,至今该公司产品在全国特种气瓶市场的占有率已逾70%,拥有压力容器领域32项发明专利。2018年以来更进入了快速上升期。2020年产值5亿元,去年7.2亿元,今年1-9月已达8亿元,年均增长率逾30%。该公司推出的一系列自主研发的特种压力容器,其技术水平均居全世界产业前沿。如与中核公司、江苏核电合作研发的乏燃料干式储存容器,与中船重工702所合作研发的海工、船舰用特种设备环保设备,与中国航天科技公司合作研发的新材料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壳体等。
以靖江1/50的土地,贡献了1/10的经济总量。2021年GDP108.5亿元,较成立初期增长71倍;规模工业产值204亿元,同比增长131倍。紧邻长江北岸的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其成立至今——尤其是近十年所演绎的“南雁蜕变”历程,是靖江产业“求新”的又一个典型案例。
2003年8月该园区成立以来,吸引了扬子江船业、江苏新长江、大明国际等来自苏南的实力民企,以及中建科工、中铁建、中船澄西等大型央企。扬子江船业集团是全球造船五强企业和全国蕞大的民营造船企业,大明靖江综合项目是国内蕞大和技术水平蕞高的不锈钢加工服务基地。迄今,园区已集聚了4家中国500强企业、3家中国民营500强企业。这些龙头企业在江北这片土地上的累计投资超过了350亿元,园区的产业层次得到了明显提升。大批苏南企业也因此获得了新的资源、平台和发展空间,带动了靖江本地大批配套企业的成长。
瞄准更高水准创新突破,向更高产业层次升级。率先改革,打破既有体制机制的束缚,以此赢得更多资源,进入新的产业。不满足于较好的基础,不断以“求变”推动“求新”,已成为从“高原”向“高峰”攀登的“靖江之路”。
面积不大、人口不多的靖江,是一座老工业城。预计今年规上工业产值将达到1600亿元,同比增长14.2%;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位居泰州前列,高于全省平均。这一规模与增速不仅在苏中地区领先,在全省所有县域之中也位居前列。
靖江市工信局副局长高剑平坦言,靖江以制造业见长。他介绍,除了船、车、机、电四大传统产业外,高端装备、大健康、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是靖江的蕞新优势领域。船舶制造业的扬子江、新时代,被行业称作“全国蕞赚钱船企”。汽配业的新晨、华达,可实现车身冲压件从下单到送货的全流程服务。机电业的年产值已近200亿元。截至去年,四大传统产业占靖江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约70%。虽仍是主导,但比例已较前几年显著下降。
相比而言,靖江新兴产业的增速更快。从葡萄糖厂起步的大健康企业艾兰得,去年产值逾20亿元,近三年逆全球市场之势强劲增长。恒义汽配近几年转型生产重卡动力电池箱等,去年销售已达250亿元。航空装备业今年已投资70亿元,为C919国产大飞机配套制造结构件及尾翼的凯飞,一家企业即投资50余亿元。
靖江传统产业曾经历了数次起伏周期,滑落多次。但凭借“求变”精神与创新模式,每一次都很快重新崛起,并且延伸培育出新的产业。
立足于压力容器业的民生集团便是靖江传统制造企业的代表。今年9月,其自动化生产检测设备已全面投用,建成了数字化特种装备制造车间。记者看到,在机械手的精密操作下,工作效率提高了几十倍,产品质量也得到大幅提升。
约十年前,该公司即明确了新的产业方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为此,民生集团与华东理工、南理工、上海核工业研究院、中船重工702所等进行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建成江苏省环保设备工程技术中心、省级博士后创新基地。大力研发设计高端核能、天然气、页岩气、海工、军工、航空航天装备,大幅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达到了5%以上。民生集团董事长倪加明介绍,今年民生集团全面实施的“机器换人”计划,投入了8000余万元。
靖江开发区是泰州地区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新技术船舶特色产业基地”“江苏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示范产业基地”。成为“国家级”的十年间,其GDP年均增长8.9%,去年工业销售收入达918.66亿元,是十年前的2倍。创新能力加速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1%,比十年前增加了20个百分点。由此带来的蕞大变化就是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第二产业实现由造船“一业独大”到“多业并举”的华丽转型,第三产业总量连跨五个百亿元台阶。
据统计,该园区已吸引了芬兰科尼、英国吉凯恩等16家知名外企,以及中信泰富、中国商飞、青山集团等18家大型国企和民企。迄今累计完成投资2000多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4.27亿美元。吉凯恩大飞机结构件、赛德力医药离心机、大中智能电机等9个项目入选省重大项目库,有力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的集群化发展。目前,该园区已形成了以青山为链主的金属材料产业链、以凯飞为龙头的航空零部件产业链、以恒艾为支撑的健康营养产业链等。(下转A2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靖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