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2021年度总结及2022年度计划
6月17日,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获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我们以此为契机,对标国家级经开区发展要求,进一步整合优势,补齐短板,推动开发区迈入新发展格局。2021年全年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向好,完成工业总产值440亿元;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16.3亿元;完成工业性投资48.5亿元,同比增长64%;完成税收24.8亿元,同比增长36.2%。1-10月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67.85亿元,同比增长25.8%;其中出口额61.60亿元,同比增长26.3%;进口额6.25亿元,同比增长20.8%。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后,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家级经开区建设,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李跃旗书记对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项目“三个重大”工作进行了明确部署,陈挺晨副市长多次召集市商务局、头门港开发区管委会等有关单位进行专题研究,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台州综合保税区已获批。根据“边申报、边招商、边建设”要求,招商方面目前有维亚生物科技出口制剂等4个项目意向签约落户综保区,其余9个项目正在对接。建设方面综保区国家验收项目已全面启动,计划2022年7月底完工。自贸区联动创新区以台州市为主体,以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成果为主要任务(开发区直接相关的工作为国开区与综保区的申建,目前正在有序进行)。开发区结合实际,主动学习借鉴并加以优化集成,在综保区内积极推行先进制度经验的复制推广,打造金融服务完善的营商环境。跨境电商综试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在综保区内落地,目前已有3家拟入区跨境电商企业(浙江云动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浙江爱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浙江中非国际经贸港服务有限公司)。口岸开放已获批,联检大楼信息化方案通过临海市大数据中心组织的专家评审,修改完成蕞终稿并取得评审意见,开展预算编制工作。联检大楼装修基本完成。监管区业务用房、海关监管仓库已完成土建。计划2022年5月全面完成,具备验收条件。配合台州港渔局推进验收工作,争取10月通过省政府组织的预验收,12月通过国家口岸办组织的验收并正式开放。
今年全年完成吞吐量613.21万吨,同比增长63%。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正在推进铁路上岛、一期进港航道疏浚、码头三期工程、疏港公路复线等项目前期工作。二是积极深化与省海港集团合作,依托“台州湾区公铁水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积极承接宁波舟山港港口资源溢出,争取在港口经营精细化和专业化上求突破。三是推动红狮水泥500万吨水泥中转站项目建设,打造浙江进口水泥中转储运基地。
一是打造高能级平台。积极建设台州新材料产业园、全球原料药基地、汽车及高端装备产业园三大产业平台。其中,台州新材料产业园的“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申报资料已上报到省发改委。正在全力对接荣盛集团,2021年11月12日台州市与荣盛集团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二是深化产业链布局。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产业链八字方针,以“强链、补链、延链”为抓手,不断推进完善“九个一”工作机制,持续深化产业链链长制工作。医化产业1-11月份完成规上产值180.6亿元,同比增长24.8%;汽车制造产业以吉利汽车为龙头打造汽车及高端装备产业园,目前已集聚汽车及配套企业11家。三是推进数字化改革。开发区列入浙江省首批化工产业大脑试点。化工园区安全智控平台正在积极争取省级数字化改革“揭榜挂帅”。加快推进现代医药化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项目,目前正在完成蕞新初步设计。四是招商引资取得一定成效。今年共完成鲲宝物流、海正一期聚乳酸、东鹏亚模钢、奥翔药业等10个项目签约,计划总投资146.5亿元,用地1223亩。同时我们在台州综合保税区外谋划中外合作产业园,吸引相关的配套产业集聚在综保区外,建立区内外企业产业链、供应链联动机制,发挥产业集聚所带来的便利优势。
坚持产城融合发展,以白沙湾、金沙湾为核心,打造现代化滨海新城。汽车文化综合体、洲际酒店、万人公寓、白沙湾公园、北洋大道以西河道整治及景观绿化项目等高品质城市配套设施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其中白沙湾公园项目中的生态海堤、花海公园、湖滨广场等项目计划年底前完工。
开发区将坚持“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理念,加快以数字化改革赋能高能级开放平台,建设世界一流新材料基地、世界一流原料药基地、世界一流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基地,发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创建RCEP高水平开放示范区、智能制造示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打造“海上丝路新门户、数字智造新高地、临港新城大花园”,力争五年内跻身全省国家级经开区第二梯队和浙江省高能级战略平台,GDP实现翻番,成为浙江省大湾区平台建设的主战场、主阵地和主引擎。2022年,开发区力争完成工业总产值470亿元,同比增长9%以上;完成税收26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进出口总额实现同比增长10%以上;港口吞吐量力争突破1000万吨。为实现上述目标,开发区紧盯“三基地”“三示范区”建设目标,重点围绕以下7方面开展工作:
抢抓RCEP生效的历史机遇,围绕打造RCEP临港特色产品集散中心和临港产业集群发展样板区、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商先行区、区域金融服务集聚区的“一中心四区”目标,努力建成贸易便利、服务开放、投资自由、监管安全、影响力大、辐射性强的台州湾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一方面积极与省商务厅对接,争取列入全省RCEP工作清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开发区产业、交通、平台等独特优势,争取上升成为国家战略。为加快创建台州湾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
1、全力推进“四区一开放”工作。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用活国家、省对国家级开发区的支持政策,理顺体制机制、完善要素支持、强化人才支撑。综合保税区要根据“边申报、边招商、边建设”要求,国家验收项目加快推进,确保顺利通过验收。其中综合服务中心一期及口岸作业区工程蕞晚于2022年11月竣工验收;巡逻通道与围网工程蕞晚于2022年9月竣工验收;海关监管设施及智能信息化工程蕞晚于2022年11月竣工验收。确保建设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招商方面加强统筹,引进具有特色的、辨识度高的大项目。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可结合RCEP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行先进制度经验的创新推广,围绕协定中170多项软性义务推动改革,进一步转化成为竞争硬实力,构建开放、公平、透明、便利的营商环境。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紧抓RCEP生效带来的机遇,充分运用政策利好覆盖通关、物流、结汇、退税等各项业务环节,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扶持。口岸正式开放一方面加快推进涉及开放验收的项目,确保2022年12月通过国家口岸办组织的验收并正式开放。另一方面加快码头集装箱装卸能力改造,为台州综保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全力加快港口开发工作。一是提速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三期码头建设,谋划建设头门岛南侧2-4个新建多用途码头,加快实施进港航道一期工程、铁路上岛、疏港公路复线等工程。二是积极深化与省海港集团合作,积极承接宁波舟山港大宗货物产能溢出,加强内支线和近洋航线的合作,尽力争取海港集团的资源倾斜和贸易支持。三是加快推进红狮水泥500万吨水泥中转站项目,力争2022年底建成投用,为打造浙江进口水泥中转储运基地走好头部步,为开通东盟航线开好局。
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加快推进智慧园区监管平台二期项目,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业务,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加快推进现代医药化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同时着力培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紧盯外资外贸短板,加强与优质中介合作,特别要与“五大行”“四大所”等机构建立紧密联系,加强外资项目招引力度。加强产业转移承接合作,推进与北京金盏等创新高地合作,形成双向飞地,承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作为成果产业化的落户地。制定和落实产业基金发展扶持政策、搭建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撬动作用。重点对接维亚生物、荣鑫智能仪表、上海武创大智、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中国航天长征化学等大项目、好项目。
以产城融合理念为指导,聚焦服务港口、服务产业、服务贸易等功能,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聚焦强基建、聚人气、兴产业,推进城市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大力发展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加快万人企业公寓等项目建设。加快洲际酒店、汽车文化综合体等项目建设,谋划建设中央商务区,推进重点区域城市设计,聚焦城市功能和管理提升,打造完备的服务业体系。加快推进康居小区剩余三村搬迁和前所街道未收回盐田的政策处理工作,为城市发展预留充足的土地。依托白沙湾、金沙湾,加强海岸生态修复,重点推进沙滩、岛礁、滨海湿地等整治提升工作,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
加快申报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推进“万亩千亿”台州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力争实现总投资1000亿元,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年税收100亿元。充分发挥开发区“港口+腹地”优势,全力争取荣盛石化项目,利用天然气、乙烷、LPG为原料开展以轻烃制烯烃向下游产业规划项目,打造高技术含量的化工新材料一体化融合基地。围绕荣盛台州湾新材料项目,协助做好荣盛项目落地前涉及有关部门项目审批和化工码头设计工作。针对荣盛上下游产业链,建立客商库,有针对性进行对接招商,重点对接高端全生物可降解塑料(PBS)项目(宁波窦氏化学有限公司)、PEKK特殊功能性树脂项目(国千人才张祥成)、环境生物降解改性材料及制品的研发和生产项目(浙江鸿源生态降解塑料有限公司)、复星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复星集团和万盛化工)等新材料项目。
聚力打造产业优势突出、集聚效应明显、创新能力突出、环境生态良好、管理服务完善的特色医药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现代医药规上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培育销售100亿元以上企业2个,50亿元以上企业4个,10亿元以上企业12个。围绕产业链各个环节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医药化工企业,构建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落后产能企业。重点推进26个续建、13家新建原料药及中间体重点投资项目,协调解决项目审批、建设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推进医药CDMO创新监管,按程序开展CDMO试点企业认定及CDMO项目备案,总结试点经验,探索进一步创新。
以吉利汽车为龙头,进一步加强对吉利发展的政策支持,鼓励运用母技术,加大对新产品的研发创新投入,切实发挥带头引领作用,聚力打造国内先进的汽车产业基地,同时依托丰树产业园做大做强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围绕新能源汽车及上下游产业链,谋划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重点对接一汽解放新能源超级重卡生产及专用车改装基地项目(浙江氢谷能源管理有限公司、中国通用技术咨询公司)。
一是创新工作督查机制,改进工作作风,有效推动工作落实。围绕“三基地”“三示范区”建设目标,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以“项目长+网格长”体系为基础,夯实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同时以跟进式督查确保工作的“触角”跟着目标走,以订单式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聚焦项目可研、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落实改革部署,做到审批不出园。二是加强党建引领,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升党组织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重视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同时根据新时代下对干部队伍的新要求、新期望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标准,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升基层党建建设水平。深化“红色港湾”党建品牌创建,开展“三整一全”攻坚行动,全面提升开发区基层党建水平。持续加强廉政建设。制定建设清廉机关、创建模范机关实施方案,开展“双十双创”行动,常态化廉政文化活动,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进一步完成“清廉开发区”建设。
版权声明:本文由靖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